“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落实积极财政政策 财政运行稳中向好
11月17日,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我省财政收入企稳回升与经济恢复向好的态势相适应,为完成全年预算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赵庆业介绍,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坚持“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战略”,加力提效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坚决守住财政安全底线,集中财力保障重大战略、重要任务、重点改革落实落地,全力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
财政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财政收入方面,今年前10个月,全省财政总收入达6093.9亿元,同比增长14.7%。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33.4亿元,同比增长7.4%。
财政支出方面,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204.4亿元,同比增长2.9%,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一直保持在70%以上。
争取中央支持方面,今年以来,财政部已下达我省各类补助资金5641.4亿元,占当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1.3%;分配我省2023年新增政府债务限额2155亿元;成功争取国家级试点(示范区)17项、示范期内可获得中央奖补资金39亿元,为我省发展注入了强大保障、提供了宝贵机遇。
重点领域精准聚焦、保障有力——
就业方面,今年前10个月,全省安排资金47.9亿元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支持减负稳岗扩就业、豫商豫才回归返乡创业、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
教育方面,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今年前10个月,全省安排财政教育资金2088亿元,占财政支出预算的比重为17.5%,近20年始终为财政第一大支出。
医疗卫生方面,今年前10个月,全省安排卫生健康资金1195亿元,支持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推进健康河南建设。
真金白银支持科技创新
近年来,省财政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把创新驱动作为重中之重,全面保障“第一战略”实施,全省财政科技支出持续增长。今年前10个月,全省财政科技支出317.3亿元,同比增长14.3%,远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幅。
资金投向科技攻关重点领域。安排资金33.3亿元,支持省科学院重建重振,推动16家省实验室开展基础研究;安排资金192亿元,支持打造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为“双航母”的“双一流”建设梯队,支持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建设,形成“三足鼎立”的科技创新大格局;下达专项经费43亿元,支持郑州宇通客车“燃料电池汽车”等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推动我省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
服务科技创新政策越来越优。近年来,省财政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围绕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产业创新发展等10个方面,研究提出34条财政支持政策,切实发挥政策合力。出台科创资金保障和管理办法,明确了科创资金的决策流程,进一步保障资金使用的安全高效和重大科创项目的顺利实施。先后实施科研经费“包干制”“直通车”、顶尖领衔科学家负责制等试点改革;在省科学院、省实验室等新型研发机构试点实施以信任和绩效为核心的科研经费管理改革。
引导撬动产业集群成链
政府投资基金是吸引社会资本的一个重要抓手。截至今年10月底,我省共设立22只省级政府投资基金,累计到位规模891.94亿元,其中省级财政到位155.31亿元,财政资金放大了5.74倍;累计投资项目1069个、金额569.76亿元。
在支持重点产业链方面,政府投资基金引导放大作用明显,有力支持了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设立专项子基金精准支持。如郑州战新信息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集成电路与智能传感器产业链,投资半导体封装高新技术企业锐杰微在郑州建成中西部地区最大的SIP封装产线。
结合地市产业链特点高效招商。比如安阳战新产业投资基金投资超过18亿元,带动投资近150亿元,助力安阳形成具备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光电显示材料产业集群。
截至今年10月底,省级政府投资基金对七大产业集群、28个产业链实现了投资全覆盖,共投资项目913个、投资金额481.75亿元。
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强化基金招商,以基金为纽带,将“招大引强”与“延链补链强链”相结合,带动重点产业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做大做强重点产业集群。(本报记者 曾鸣)
关键词:
财政政策 稳中向好
责任编辑:青山
上一篇:全力拼经济丨 “河南智造”亮相第25届高交会
下一篇:龙芯中科中原总部基地落户郑州航空港 河南省先进计算产业再添“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