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丨一根粉条传承百年
发布时间:2023-02-22来源:河南日报

  盛田农业有限公司的保鲜粉条生产线。吕超峰 摄

  新景网讯  “农业,居然能像工业一样进行标准化生产!”2月21日,记者走进河南省盛田农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一条条保鲜粉条智能化生产线上,红薯历经选、洗、剁、磨、漏、切、铺、挂等10多道工序,变身为一根根光亮透明、粗细均匀的粉条。这一袋袋红薯鲜粉,将从车间“直通”海底捞、小天鹅等知名餐饮企业。

  “禹州粉条加工生产已有上百年历史,粉条制作技艺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盛田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继周介绍,该公司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致力于红薯种植与“三粉”精深加工和农业生态园区建设,直接带动500多户农民年均增收2.5万元。

  “传承传统技艺,既要有匠心、坚守传统,又要在深刻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盛田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溪烽说,盛田农业有限公司组建了由5位博士牵头的高规格研发团队,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开展新产品研发,使禹州粉条“七十二变”,酸辣粉、火锅粉条等契合市场潮流的新品种纷纷亮相。传承数百年的禹州粉条

  制作技艺,因科技元素的加入,更具活力和魅力。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盛田农业有限公司还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签订质量管理服务协议,由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定期派专人来到禹州,就员工素养提升、工厂6S管理、原材料采购及生产环节等方面进行指导、监督,从而推动粉条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生产。

  “小粉条成就大产业。”禹州市委书记黄河说,全市红薯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日产淀粉、粉条1吨以上的企业有200多家,每年加工粉条、粉皮逾10万吨。禹州粉条产品已打入海底捞、小天鹅、小日子、百年老妈等知名餐饮企业,进入永辉、胖东来等知名商超。

  “粉条,不仅是味蕾里的家乡风味,还是乡土间的文化印记,抓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有可为。”孙继周说,“禹州粉条制作人不仅要在传统制作技艺的基础上持续创新,还将打造‘红薯小镇’、建设‘非遗’技艺展示馆,做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市场经济的弄潮儿!”(本报记者 王平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烜)


关键词: 二十大精神 一根粉条


责任编辑:青山

上一篇:“华夏药都”递出闪亮名片
下一篇:我国进口菜籽粕首次期货交割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