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丨创新奏响河南发展最强音
发布时间:2023-01-15来源:河南日报

   河南省科学院重建重振完成架梁立柱,省实验室增加至1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万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000亿元大关……如今,创新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化河南建设的主旋律、最强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鲜明的导向,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以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站上新起点,河南将如何在创新之力的驱动下,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行稳致远?

  省人大代表、焦作市委书记葛巧红说,目前在焦作,创新已从省委省政府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全市上下的自觉行动、内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基因。焦作成立了市科创委、产业技术科学院,狠抓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怀川英才计划”,拿出300个事业编制与企业共建研究机构;推动市校融合发展、开展“千名专家进千企”行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38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8家,均居全省第6位。下一步,焦作将坚定依靠创新驱动转型、依靠人才支撑强市,踔厉奋发、实干竞进,勇闯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河南还需在哪些方面发力?省政协委员、省科技厅副厅长刘英锋表示,河南要一体化推进省科学院重建重振与省实验室体系重构重塑,系统布局建设以省实验室为引领的创新平台;着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围绕我省产业发展需求,聚焦“卡脖子”关键技术和基础前沿领域,力争取得一批核心技术和原创性成果;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化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完善人才梯次培养体系,营造一流人才生态。

  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成为代表委员的共识。如何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让企业更好发挥创新主体作用?

  省人大代表、国家税务总局河南省税务局局长孟军认为,助力科技创新,税收政策大有可为。近年来,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持续优化完善,鼓励创新的力度不断加大,政策的积极效应充分显现。2019年至2022年,全省各类市场主体申报享受科技创新类税收优惠达634亿元,年均增长30.8%。下一步,我省将全面落实支持科技创新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提高政策落实的速度与精度,让政策效应覆盖市场主体创新的全周期,激励更多企业在创新路上轻装简行。

  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总体质量。省政协委员、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林杰表示,科创企业不仅是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新赛道上的“奋进者”,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他建议,有针对性地对本地中小型科创企业给予倾斜支持,让企业在发展壮大之后,扎根本地的决心更强,在产业链打造、就业拉动等方面能发挥更大作用。

  化一流成果为现实生产力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作为我省首家省实验室,嵩山实验室自成立之初就肩负着“顶天立地”的使命。在省政协委员、嵩山实验室技术中心主任张建辉看来,“顶天”就是要敢于瞄准一流目标,勇攀科学高峰;“立地”则是要让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嵩山实验室已集聚了一批战略科学家和青年科技人才,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优势领域进行科研创新等方面具备优势,实现科技工作“顶天”的目标未来可期。同时,将结合我省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一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现科研工作“立地”的发展目标。

  省人大代表、省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师白跃宇认为,科技创新需要体现地域特色。河南是肉牛产业大省,加快肉牛产业发展,需要加强原始创新,培育良种,突破“卡脖子”核心技术,取得原创性成果。同时,精耕细作肉牛产业链每个环节,加快肉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整个产业链条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 师喆 胡舒彤)


关键词: 创新 发展


责任编辑:青山

上一篇:代表委员心声丨凝聚“新”的智慧与力量
下一篇:以雪为令 保通保畅 郏县交通执法大队全力做好恶劣天气公路保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