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2022年考古“成绩单”发布
发布时间:2023-01-06来源:河南商报

  新景网讯  2022年对于河南考古而言,注定极不平凡。刚刚过去的一年,河南不仅多个惊天考古发现横空出世,更创下了合计50个考古成果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继续领跑全国。河南,在从考古大省迈向考古强省的路上,又踏出坚实的一步。

  1月5日至6日,由河南省文物局指导,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的“2022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在线上举行,共计46个项目参与汇报。

  交流会首日,河南考古都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

  【南阳·黄山遗址】

  发现宫殿式建筑,可能为古国遗址

  河南南阳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简称“黄山遗址”)是一处国内外知名度很高的古文化遗存,被列为“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课题”重点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至2021年底,黄山遗址共出土砂岩质制玉石工具、石玉坯料、石核、人工石片、石器、玉器、厂骨器、陶器等4.5万余件,猪下颌骨1500余个,还有大量的玉石器、玉料、石器、陶器等文物原地保存。

  2022年度,考古工作者在黄山遗址共清理仰韶文化建筑址22座,分为圆形房址或粮仓址18座,长方形柱列式房址2长方形木骨泥墙石玉器坊居址1座,近长方形大型夯基房址1座;小型墓13座。屈家岭或仰韶瓮棺葬55座,其中有6座以上可能为粮仓奠基坑。屈家岭文化柱列式或露天石玉器作坊址4座,长方形柱列式房址1座,墓葬17座。仰韶、屈家岭、石家河文化灰坑58座。汉代墓葬3座。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张明哲介绍,2022年,考古工作者清理出仰韶早期大型夯基房址F73,局部长过8米、宽过4.6米,由料疆掺粘土夯打成,发现大型柱坑3排4列10个,同时发现较多同期制石玉器相关遗物,确定此期存在宫殿式高等级建筑,并规模化生产石玉器。

  此外,考古学家还发现了密集的仰韶中晚期地面圆形粮仓群,其中50平方米内就有6座,可能预示了国家级仓储的发现。

  张明哲说,2022年黄山遗址最重要的发现是在遗址西岗人工河以西探出一些仰韶屈家岭文化时期灰坑、房址和文化层,确定遗址范围还不到边,并探出西外壕和疑似城墙夯土等重要遗迹,说明黄山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大型中心聚落,甚至可能是古国遗址,“目前确定的是,黄山遗址是一处仰韶、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时期以独山玉和石为资源支撑、石玉器生产I流通为特色的大型中心聚落遗址,面积已50余万平方米。不仅填补了原始玉石器工业体系的考古发现空白,也可能是区域性‘古国’的发现。”

  【郑州·大河村遗址】

  发现5000年前地震裂缝,震级不小于六级

  大河村遗址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连霍高速与中州大道交叉口东南部,发现于1964年。自1972年以来,遗址共经历20多次发掘,著名的彩陶双联壶就发现于此。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杨猛介绍,经过调查勘探,近年来重新确定了大河村遗址的范围面积,遗址平面呈椭圆形,面积约53万平方米,还在遗址外围发现一环绕遗址的环壕,在遗址内发现一平面近长方形的夯土墙体。

  “根据层位关系,解剖墙内、与墙体有叠压打破关系的堆积单位内出土陶片,综合分析推断墙体始建年代为大河村四期。但由于墙体目前暴露面积较少,整体布局不甚明朗,其性质究竟为城墙建筑,还是单一护坡设施,有待进一步发掘研究。”杨猛说。

  在遗址内,考古工作者还发现有大量的地震遗存,特别是近年的发掘及研究表明在仰韶至龙山时期遗址内至少有两次不同时段的地震,其中一次地震震级不小于六级。

  各类地震遗迹为了解遗址沿用时期的布局、遗址的兴衰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同时也为郑州市区古代地质灾害对史前聚落的变迁影响提供了实证资料。

  【三门峡·仰韶村遗址】

  5000年前的人平均能活多久?最常得啥病?

  “十三五”期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76.3岁提高到77.3岁,提高了1岁。

  你可能好奇,几千年前的古代先民们寿命是多长?1月5日,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从“2022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上获悉,考古工作者通过对在仰韶村遗址收集的11例墓葬和灰坑人骨研究表明,仰韶时期的平均死亡年龄为37.5岁,龙山时期的平均死亡年龄为40.72岁。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李彦桢介绍,仰韶男性龋病患齿率为6.67%,与原始农业5%左右的龋病患齿率较接近,而龙山男性患齿率略高于仰韶男性,龙山女性更高,达到12.5%,已经高出了较发达农业社会的平均值(9.2%)。其中,5例龙山时期男性人骨全部患有牙釉质发育不良,患病率达到100%,患齿率高达27.4%。

  龙山人群女性的龋病、牙齿生前脱落和牙周炎患齿率略高于男性,这可能说明女性的口腔健康状况略差于男性。在饮食结构中,女性获取了更高比例的碳水化合物,仰韶、龙山人群的牙结石高患齿率可能暗示当地饮食中富含较粘性的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并且所处生活环境的水质含沙量较大。

  此外,考古工作者根据仰韶2例、龙山7例成年个体推算了身高,发现古代先民身高普遍较高。几例龙山男性均高于仰韶男性,最高可达174.46厘米,龙山女性的最高身高也超过了仰韶女性,最高达169.58厘米。

  李彦桢说,头骨上的筛状眶或多孔性骨肥厚的病理表现意味着人群生前存在胃肠道感染、慢性饮食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症。维生素B12只来源于动物性蛋白质,若生活条件不卫生造成胃肠道感染则会引起过多营养损失,可知,仰韶村遗址的先民们多患有因缺乏肉类蛋白而导致的贫血。并且长期无法摄入维生素C,饮食中缺乏富含VC的新鲜蔬果。

  【洛阳·二里头遗址】

  确立了都邑规划布局的基础框架

  近年来,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再度取得重大突破,更多道路与墙垣被发现,以道路和墙垣规划为多个方正、规整的功能区,形成多网格式宏大格局,确立了都邑规划布局的基础框架。

  据介绍,根据对以往资料的研究,考古学者推测,二里头都邑除了宫殿区、作坊区外侧存在围垣之外,“井”字形九宫格其他网格的各贵族居住和墓葬区外围也应有墙垣围护。经过几年探索,在中心区新发现主干道路及其两侧墙垣。

  2020年秋季至今,新发现宫北路上的门道,宫城以西区域围墙的东南拐角,东南角近直角,内侧被破坏较多;新发现宫西路向北延伸200余米,道路的东西宽度约15米,道路两侧均有宽约2米的南北长条形夯土墙。东侧的夯土墙,应为祭祀区西侧的围墙;西侧的夯土墙,应为祭祀区以西区域的东侧围墙。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席乐介绍,祭祀区、宫殿区和官营作坊区这三个最重要的区域恰好在中路,宫殿区位居中心重要遗存拱卫在宫殿区的周围。完全符合“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的都城规划特点。

  他说,每个网格应属于不同人群,表明二里头都城极可能已出现了分区而居、区外设墙、居葬合一的布局。严谨、规整的规划布局,显示社会结构分明、等级明显,统治格局井然有序,暗示当时有成熟发达的统治和模式,是进入王朝国家的最重要标志。

  严谨、方正、规整的布局,为其他先秦都邑遗址探索布局提供了参考,例如洹北商城;此外,居葬合一的这种布局结构在中原龙山文化中少见,此时得到强化和提升。在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安阳殷墟包括周原的殷人聚落都有类似发现,表明这种制度被商王朝继续,体现了二里头对中华文明总进程的引领作用。

  【郑州·商都遗址】

  发现商文化首件金泡服饰、最大的玉戈

  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配合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区两院二期项目建设过程中发掘出各类丰富的遗迹、遗物,时代涵盖商代、战国秦汉、唐宋金元、明清等时期,重大考古收获是发现郑州商都遗址书院街墓地。

  书院街墓地位于郑州商城内城垣东南、东大街南、书院街北,距南城墙约200米,距东城墙约450米。墓地由两条大致呈东西向平行的壕沟、出入墓地的通道及附属夯土建筑、以青铜器墓葬为核心的甲组墓葬、祭祀坑等共同组成一个结构与功能明确的丧葬体系,这是郑州商城城垣内首次发现的具有系统结构功能的墓地。墓地现存面积1万余平方米,时代为郑州商城白家庄期。

  墓地主墓M2出土青铜器20件、玉器11件、金器6件、箭镞50、贝币120等随葬品共计200余件,是郑州商城目前出土随葬品最多、种类最丰富、等级最高的贵族墓葬。M2出土金覆面、金泡、金箔绿松石牌饰等大量用金的黄金文化现象在全国早、中商文化中是首次发现,为探讨西南地区三星堆黄金面具文化的来源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黄富成介绍,这是金泡作为一种服饰在商文化中首次出现,以金箔衬底镶嵌绿松石的兽形牌饰更是凸显了墓主人非同一般的身份与地位。

  M2出土长达75厘米的玉戈,是郑州商城目前发现的最大玉戈。M2出土青铜器组合填补了学术界对中商青铜器文化研究的空白。M2底部六处殉狗坑分别位于头部、腰部及四肢处,这一罕见的殉葬文化现象为晚商高等级贵族墓葬殉狗文化的来源提供了直接的证据。(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张弋/文受访者供图)


关键词: 河南 考古


责任编辑:青山

上一篇:独居“小阳人”想在平台上找“阳康”照顾,靠谱吗?
下一篇:最低工资新标准发布 河南位列中部六省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