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景网讯 坐在“学习穆青、增强‘四力’”培训班的课堂,浙江日报评论员张萍安静地记着笔记,积累着“不响”的深度;站在洛邑古城的现场,张萍用眼睛观察每一处景象,用一个个采访问题追寻故事中的细节,用笔触书写出“响”的亮度。
7月24日,青年记者导师带领学员参加“学习穆青、增强‘四力’”采访实践活动。在离开洛邑古城之前,张萍用“冲击”一词来总结实践感受:“河南文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出彩出圈,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不管是河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遗存,还是文旅产业的创新创意,都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作为一名从事新闻评论创作11年的专职评论员,张萍参与了“浙江宣传”“之江评”等知名专栏产品的写作,同时也是潮新闻客户端“潮声”内容战队的创始成员。在她看来,所有新闻产品不可或缺的要素就是“讲故事”。不同故事可以分为“响”与“不响”。“响”就是以高分贝的亮相,直接服务于具体观点或者报道主题;“不响”就是以看似无用的闲笔、场景,形成文章的深度、韵味与气孔。
如何讲好河南故事的“响”与“不响”?在浙江工作生活的张萍不了解河南,她来到河南,听到培训中的河南故事,感受到了河南影响的“冲击”,这也验证了“讲一万句道理,不如一个故事来得形象”。
在“学习穆青、增强‘四力’”培训班,张萍体验了从评论员到记者,不同新闻“工种”之间“跨界”。她说:“我们可以从多维的视角审视和推进原来的工作:将评论的观察味、批判味、纵横味,与重要主题通讯的采写结合起来。反过来,这段新闻报道的经历,也会强化我们对评论可读性、感染力和传播力的认知。”
“这次集中培训交流是让各种业务理念集中冲刷大脑认知‘河床’、交叉学习的好机会。”张萍说,希望通过这次培训,和各位记者同行们一起进步,用更多的故事推动新闻采写出新出彩。(记者 张玥颖)
关键词:
河南 记者
责任编辑:白云
上一篇:关注台风“格美”丨台风“格美”预计于27日夜里从信阳进入河南 河南将面临强风雨考验
下一篇:全省唯一 南阳市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市级水网先导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