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武陟县乔庙镇前冯堤村高标准农田里,小麦进入灌浆期,当地麦田管理正不断加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丰收在望的喜人场景。王铮 王琳锋 摄
沁州黄小米展示台。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思豫 摄
长子县玉米种植模式试验田。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思豫 摄
“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习近平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强调
核心提示
南风习习,夏日初长。河南日报联动报道“中部崛起满目新”向“兴”报道组来到山西,到乡村走走农文旅融合的“幸福路”,在田间触摸春耕里的“科技范儿”,进工厂品尝农特优产品的“含新量”,从乡村新图景里探寻农业农村发展新路径,期许豫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迈上新台阶。
□本报记者 马愿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董豪杰 山西日报记者 王秀娟
同饮黄河水,共享太行山。豫晋两地,地理毗邻、习俗相近、人缘相亲,相同的黄河农耕文明从远古而来,在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上代代传承、延续至今。
生活在豫晋两省的人们用探索精神和创造才能,共同把闪耀在山水间的农耕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
山西作为特色农业资源大省,正努力探索一条“特”“优”农业发展的新路径;河南作为粮食生产大省,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中部崛起势正劲,山水一脉共振兴,一幅壮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豫晋大地徐徐展开。
农文旅融出和美乡村好风景
穿越南太行,独特的高原乡村美景“晋”收眼底,大大小小的村庄在山脉与河谷间星罗棋布。
驱车从太原市区向南出发,不到40分钟,好“大”一个村映入眼帘——小店区刘家堡乡王吴村。王吴村是小店区最大的行政村,有村民2500多户,耕地7000多亩。
千亩梨园、百亩葡萄园、大型养殖基地……想在村里逛一逛,必须借助交通工具。成片的农田里,村民们正忙着除草、松土、种苗……一片繁忙景象。
“到了收获季,这儿就是游客的旅游打卡地。”在葡萄园里,村民吴晋涛一边套种番茄苗,一边向记者介绍。
近年来,吃农家饭、购农产品、品乡村历史,寻找心中的“诗和远方”,乡村旅游正掀起新热潮。
“咱也赶一赶‘时髦’,借一借旅游‘东风’。”王吴村党支部书记王永强介绍,以传统农耕为主的王吴村,已经从种庄稼变为“种”风景、“种”产业,让村民在家门口端上“幸福饭碗”。
如何把“风景”种得有特色,吸引游客?
王吴村下了点巧功夫。村里拥有山西省级非遗“小店牺汤”,源于周朝“牺牲祭祖”的一种羊汤,流传下来成为民间传统美食。
王吴村将体验非遗与采摘水果融合,推出了“牺汤采摘节”,打造集传承非遗、品尝美食、观光采摘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牺汤采摘节’让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我们都成了‘网红村’了。”王永强说,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不仅让村民收入大幅增加,也让王吴村“小店牺汤”成为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
一碗舌尖“非遗”,丰富着游人的味蕾,香飘乡村振兴路。
王吴村不仅做大了旅游业,更将其做强做优。春天田园赏春花、夏天消暑体农事、秋天采摘庆丰收、冬天踏雪赏民俗,一个古老乡村正在焕发新的活力。
王吴村只是山西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拥有得天独厚自然与人文资源的山西,在乡村全面振兴之路上不断“融”出好风景。
同样拥有丰富农业资源、深厚文化底蕴的河南,一个个古老的村落,沉睡的文化资源被唤醒,农田、农事、农村、农趣,正在加速融合出一片新天地。
修武县西村乡,在“美学经济”的引领下,由资源枯竭“空心村”发展成游客的“天然氧吧”、“郊区游”首选地;嵩县黄庄乡三合村,良好的山水资源和原生态古村落吸引了许多画家和美术爱好者前来写生,逐渐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手绘小镇”……
一首农文旅融合的“协奏曲”正在豫晋大地奏响。
“名特优”书写产业振兴大文章
从太岳山发源,沁河一路向南,切穿太行山,奔流而下,自山西到河南,泻落至华北平原,终汇至黄河。
太岳、太行两山之间,多山地丘陵,昼夜温差大,富含微量元素的红沙土,造就了黄金谷物种植带。山西省长治市沁县,正处于此。
即使在“小杂粮王国”山西省,沁县的“沁州黄”小米也是佼佼者。
进入沁县谷子主产区,道路旁,“米通天下”四个大字是当地发展产业最好的注解。
围绕“特”字做文章,一粒小米,正擎起当地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之路。
从凤凰留神种的美丽传说,到晋东南百姓称呼的“金珠子”,沁县的小米产业已经成为特色主导产业,全县谷子播种面积超过13万亩。
沁县次村乡南凹村,村里有一个独特的展示柜,放置的正是谷穗。大小不一、颜色也不同的谷穗,代表着不同的品种。村党支部书记贾玉峰说:“就是想看看哪个品种更适合种、更高产、更好吃、更好卖。”
每年村里还会专门拿出10亩农田,种十几个谷子品种做试验示范。
谷子脱壳,就成了小米。这种看似简单的过程,正“链”起一条涵盖种植、仓储、加工、销售的现代小米产业。
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的厂区里,脚下就是恒温仓储库,妥善保管的谷子意味着人们随时都可以吃到新鲜的小米。
石碾、磨盘早已被现代化的流水线代替,清理、脱壳、抛光、色选、包装等11道工序全部自动完成。
当地谚语说:“金珠子,金珠王,金珠换不来沁州黄。”特色优质农产品,如何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实现“米通天下”?
答案是:推陈出新,擦亮品牌。
每次一小包,刚好煮一锅,小包装的优质小米,俘获了年轻人的心;幼儿营养小米米粉,正成为“宝妈”的最爱;与果蔬粉结合生产的五色营养果蔬粉、小米奶,为都市白领打开健康生活新方式……
在沁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小米及其制成品的集中亮相,让参观者惊叹不已。直播间里气氛热烈,网络成为打造品牌的新妙招。
流经沁县的漳河,一路奔流,而位于漳河河南段的安阳市,正是河南谷子主产区之一。小有名气的安阳马投涧小米,是安阳市龙安区打造的特色产业之一,依托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从品种、种植模式到生产加工、销售,不断“抻”长特色农产品产业链。
山水相连,晋农优品、豫农优品,正齐齐发力,赋“优”于“特”,打造“金字招牌”。
“专精特”解锁现代农业新姿势
4月,春耕春播正当时。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鲍店镇种粮大户王建堂的农田里,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同样一块儿农田,玉米苗有高有矮,有些甚至还未出苗。5亩农田里,还插着各种牌子。
王建堂笑着说:“这是长子县玉米种植模式试验田,别看地块不大,不同品种、不同技术,有好多种模式。”
农田里为啥做起试验了?这要从旱作区农业种植的难事儿说起。
作为传统的旱作农业区,4月份正是播种期,但长子县这个时期的降雨量十分稀少。有钱难买苗,“出苗难”是困扰不少旱作区的难题。
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提高蓄水保墒和水肥利用率。去年,王建堂用上了一套新技术,1500多亩玉米,亩产增加600斤。
用产量说话,是王建堂今年继续扩大种植面积的底气。
王建堂蹲下身来,指了指田垄说:“机器播种的时候,增加了探墒沟播深度,就是主动给种子找墒。”
王建堂用的这套实用、好用的新技术叫“一免五增”技术,是由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技术团队研发的玉米秸秆归垄沟播抗旱艺机一体化技术,解决了干旱、半干旱地区作物出苗难、秸秆还田作业成本高的问题。
新技术、新机械,第一次流传土地种粮的常张乡大中汉村村民郭小强就用上了。
机械的轰鸣声中,郭小强将肥料卸下车,说:“一个旋播一体机,把以前三个机器干的旋耕、施肥、播种、打药等活儿都干了,省事儿!”
随着不断观摩、听课、学技术,郭小强意识到科技是传统旱作区提高产量的关键。
去年被列为山西省农业农村厅主推技术之一的“一免五增”,已经成为长子县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项目的核心技术模式之一。未来,长子县将打造10万亩集成技术示范区,助力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
同样是旱作区,河南省洛阳市的旱作农业也以科技助力。从作物品种选育,到适合丘陵旱作区的小型农机具、不同种植模式,适时调整种植结构、变革管理技术,让洛阳旱作农业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旱作农业区,农业如何攀高峰?在保障粮食安全上,晋豫两省,不约而同,选择了科技兴农之路。
两地专家这样说
为建设农业强国
展现更大担当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赵旭强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畜牧业大省、农产品加工大省。近年来,河南省站在服务保障国家大局的高度,把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摆在重要位置,将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作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头等大事,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持续发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全省粮食总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粮食主产省前列,为建设农业强国展现了更大的担当、贡献了更多力量。
在努力实现农业强省目标的过程中,河南省探索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可供参考的经验做法,值得各兄弟省份学习。一是强化规划引领,改革先行。优化“一区两带三山”发展布局,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突出抓好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探索总结“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推进模式,让更多“靠天田”变成“高产田”。二是挖掘优势资源,放大产业特色。持续推动优势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推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不断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擦亮“金字招牌”,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链,建设万亿级现代食品集群,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三是突出科技创新,打造智慧农业。营造一流创新生态,以世界眼光和战略魄力谋划建设“中原农谷”,打造河南的“农业芯片”、中国的“种业硅谷”,加快数字农业场景建设,推动河南农业智能化现代化发展,催生农业新质生产力。四是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以“设计河南·美丽乡村”为引领,启动“千村万户”乡村设计精品示范行动,创建乡村建设示范县、乡镇、村,发挥示范引领效应,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晋豫两省在地理位置上毗邻,两省均拥有悠久的历史,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两省在经济方面有着密切联系,两省之间的交通网络发达,如太焦高铁的开通使得晋城等地进一步融入中原经济圈,共享发展红利。此外,两省的农产品和土特产在彼此市场上也颇具人气。在农产品深加工、农业科技联合攻关、乡村旅游开发、乡村基础设施协同规划建设、应对农业自然灾害、绿色农业和智慧农业发展等领域的合作发展空间广阔,这也将有助于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双方农业农村的共同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本报记者 马愿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董豪杰 整理)
为农业高质量发展
提供山西经验
□河南省甘薯杂粮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洛阳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 王自力
三晋大地,地肥水美五谷香,孕育了古老的农耕文明。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助力打造出杂粮、陈醋、小米等一系列山西农业名片。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牢记嘱托,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高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
山西牢牢牵住了农业“特”“优”的牛鼻子,走出了一条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新路子。
乡村振兴路上,向着农业强省目标奋进,山西省探索的一系列经验值得学习。
做强“土特产”,做好“特”“优”文章,山西走出了一条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建集群的发展路径,以技术攻关为引领,从市场中寻找突破口,不断赋能特色农产品,实现了特优农产品量质齐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西用好山好水、好景好物,与人文之美、传统之美有机结合,在广袤的乡村催生美丽经济。农旅融合等新兴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山西农民的钱袋子也日渐丰盈。
农业发展离不开当地独特的资源禀赋,山西因地制宜,利用新技术给旱作区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晋豫两省,山水相连。山西刀削面、老陈醋是河南人钟爱之物,河南胡辣汤、烩面在山西也有不少“粉丝”。
在农业科技发展方面,两省专家交流频繁,共同致力于良种、良法的攻关与提升。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粮食加工大省,山西是全国有名的“小杂粮王国”,在农产品深加工、品牌打造等方面,两省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借鉴,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携手共进。
(本报记者 马愿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董豪杰 整理)
绝招亮点对对碰
山西农业数据
2023年,新推荐国家级龙头企业7家,培育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62家,“晋兴板”“新三板”上市省级龙头企业36家
新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产业集群1个、产业强镇4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4个,打造12个省级特优产业强县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5%以上,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自然村比例94.2%
河南农业数据
近年来,河南省被认定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692个,创建国家级农业品牌35个、省级农业品牌1037个
河南已建设“美丽小镇”500多个、“四美乡村”1万多个、“五美庭院”183万个,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连续5年受到国务院激励表彰
(本报记者 马愿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董豪杰 山西日报记者 王秀娟)
关键词:
中部崛起 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青山
上一篇:两年完成100余场助农直播 这个乡村顶流主播助推家乡建设“电商小镇”
下一篇: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落幕 我省获金牌数量居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