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998年5月2日关于金岗山村的报道《金岗山的路》。
70岁的罗延美记性大不如从前了,那条跟了他多年的黄狗,有时一两天都忘了喂食。
可是,问起金岗山村30余年的山路变迁,他清晰如昨。
“从陡峭的‘通天梯’到颠簸的砂石路,再到如今平整的水泥路。”11月1日,当过20多年村党支部书记的罗延美,指着路边停着汽车的公路说,“这是我们村的‘命根子’,寄托着我和娃子两代人的希望!”
罗延美口中的“娃子”,是他的大儿子罗崇尧,商城县达权店镇金岗山村现任村党支部书记。
“小村在群峰之间,三面是悬崖,一面大陡坡。”曾经,金岗山村“行路难”在商城县赫赫有名。悬崖峭壁犹如一道天堑,阻断了村里人下山的路,也阻挡了他们脱贫致富的脚步。
“向悬崖要路!”1995年冬,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罗延美,带领全村人在山崖之上凿响了向命运抗争的钎声。
彼时,对于在外漂泊多年的罗崇尧而言,修路这件事意义非凡。“路修好了,回家的路就顺了。”这一年,罗崇尧毅然放弃在外的生意,返乡加入到筑路队伍中。
榔头一锤锤地砸、钢钎一点点地撬、簸箕一担担地挑……历时3年,一条凝聚着汗水和心血的砂石路凿通了,结束了村民肩挑背驮攀爬“通天梯”的历史。
社会发展变化快,渐渐地,砂石路也落伍了:晴天倒还好,雨天通车仍是难。
“一定要修一条可供群众通达四方的康庄大道!”为了争取项目资金,罗延美又开始四处奔走。
2005年,搭乘政策东风,村里请来了专业施工队。终于,一条水泥铺就的公路穿村而过,金岗山村从此告别“行路难”。
村里与外界的交流日渐频繁。罗延美发现,光修通公路还不够,乡亲们更盼着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但此时自己该“退休”了,换谁来当新的“领头羊”?村里人举荐罗崇尧,他却担心儿子肩膀“嫩”。
“他在外能当老板能扛事,领着一帮工友挣大钱,现在回村当村支书,领着群众来致富,你咋还不放心?”时任镇党委书记李喜华的一席话,终于让他定了心。
2020年春,经镇党委同意,罗崇尧成为村党支部书记,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新起点,村里产业发展何去何从,成了罗崇尧上任后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开始村里发展养猪,但从外地引进的猪仔不能适应本地环境,没多久都得病死了;后来试着种植丝瓜络,还是因为“水土不服”,菜烂在了地里;茶叶、油茶作为村里的传统产业,由于不对市场“口味”,鲜有商家来收购。
罗崇尧没有放弃,通过一次次走访、试验,他找到了一条因地制宜的产业之路:推动茶叶、油茶等主导产业品牌化发展,推广野菊花、板栗等新型作物。
听说乡里来了油茶技术队,他连夜跑去请专家来“把脉问诊”;听说其他村茶叶种得好,他带着村民一趟又一趟赶去取经。
几年下来,全村发展高山茶园300多亩,油茶种植面积扩大到2000多亩,产量和品质都得到大幅提升。
发展的路通了,金岗山村活了!摩托车、小汽车、大卡车开进山来,茶叶、油茶、野菊花,土鸡、牛羊、散养驴,大山里的土特产源源不断运出山,藏在深山人不识的“宝贝”,成了山外人的“抢手货”。
世外桃源般的金岗山村也成了城里人向往的地方,进山游玩的人多了起来,荒废多年的“通天梯”,竟成了人们运动健身、登高望远的网红打卡地。
相比以前,村里也更热闹了。文化活动中心的建立,让群众文化活动有了新阵地。每月一次的饺子宴,老人们围聚一起,邻里情在交流中逐渐升温……
山还是那座山,山里人的“路”却多了很多。
“三山”今昔说
路就在脚下
□张慧敏
三面悬崖、一面陡坡,住在山巅上的金岗山村人曾苦于下山之路。30多年间,他们在不断修路,也在不断探索发展之路。
修了300多个石阶,“通天梯”让乡亲们出行便利了;靠着一条仅能开农用三轮车的砂石路,金岗山村人开始走出贫困,甚至有几家建起了两层小楼;水泥路修通,致富的路也通了,金岗山村人把汽车开回家。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金岗山村人在不懈奋斗中,蹚出一条自己的路,迎来美好生活。
接续奋斗,罗崇尧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青年人敢想敢闯,思路一活,出路就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依托大山的生态资源,发展茶叶、油茶种植等特色产业,金岗山村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通天梯”成了游客的“打卡地”,这条路上,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更有金岗山村人奋斗的最美风景。发展生态旅游是金岗山村要开辟的一条新路。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路就在脚下,金岗山村正在乡村振兴之路上坚定地朝前走。(本报记者 胡巨成 梁莹莹 刘宏冰 作者为1998年本报“三山行”大别山采风报道组成员)
关键词:
乡村 振兴
责任编辑:青山
上一篇:“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大会”在新乡县举办
下一篇: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乡村行·看振兴丨刘门村的火红“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