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景网讯 随着气温骤降,三门峡冬意更浓。12月25日,在卢氏县杜关镇民湾村的香菇种植基地,大棚内香菇味儿迎面扑来,菇农们喜笑颜开。
该基地负责人侯金锁介绍,目前他们有人工调节恒温的香菇大棚218个,打破了传统的春种秋收种植模式,一年可以上架两批共计600万袋菌棒,一年四季可以采摘新鲜的香菇。按照“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菇农李江河在该基地承包了3个香菇大棚,基地把菌棒提前赊给他,平时进行技术指导,等出菇后,按照市场价和菌菇等级回收香菇,并从收成里扣除菌棒、技术指导费等。
“这样算下来,我们农户种植香菇投资小,销路有保障,经营一个香菇棚一年的净收入为2万元左右,这比外出打工好太多了,大家的种植积极性都很高。”李江河说。
这种设施租赁的模式让当地很多村民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这也正是三门峡市构建新型特色产业帮扶体系的缩影。今年以来,该市通过建立果品、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发展“链长制”,强化“党建+金融”服务新模式,通过村级集体经济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强化群众利益联结机制,把脱贫群众引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确保“户户有产业”。
今年以来,三门峡市紧紧围绕有产业、有就业、有收入、发展可持续“三有一持续”工作重心,把提高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收入作为主攻方向,出台一系列促进增收措施,推动“户户有产业”“人人有岗位”“增收有保障”,促进脱贫群众实现大幅增收。据统计,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底,全市脱贫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15403.12元,增速达13.70%;监测对象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11596.86元,增速达19.84%。
今年3月,卢氏县文峪乡文博佳苑搬迁户雷占友在政府帮助下去县工业中专免费参加焊工技术培训,拿到了焊工资格证、焊工操作证,还被安排了工作,收入也有所提高。
这是三门峡市大力实施“四个一批”工程的成果。当地通过劳务输出就业一批、就地就近就业安排一批、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一批、公益岗位兜底就业一批,实施税费减免等政策,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确保所有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应就业尽就业”。
今年以来,三门峡市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对象劳动力务工总量达11.5万人,较2021年年底增加11277人;全市乡村公益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19212人、监测对象3300人,超过去年同期水平。(本报记者王小萍赵力文)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三门峡
责任编辑:青山
上一篇:叶县通过修路将沿线景点串起来 山路弯弯幸福长
下一篇:兰考乡村悄然兴起新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