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景网讯 两年前,许昌市建安区小召乡朱庄村推广白灵菇大棚种植时,59岁的脱贫户朱晓军虽感兴趣,却也有后顾之忧:咱不懂技术,能成功吗?万一卖不出去咋办?
河南世纪香食用菌开发公司技术员王天林的一席话打消了他的顾虑:公司免费提供菌种,技术全程指导,产品全部回收。
12月20日,尝到“甜头”的朱晓军喜滋滋地告诉记者:“一个大棚能种1万根菌棒,一棒能挣4元钱。一年下来,一个大棚的白灵菇能收入4万元,顶得上过去4年种地的收入。”
在朱庄村及附近的村庄,连排搭建的一个个白灵菇大棚,孕育着菇农致富的希望,成了村民心中的“聚宝盆”。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需要夯实产业这个根基。”河南世纪香食用菌开发公司董事长李彦增说,“龙头企业对市场有着精准把握,可以‘连通’前方市场与后方生产农户,以订单生产等方式,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自动装瓶生产线、液体菌种接种生产线、温光湿气智能化控制的珍稀食用菌温室……走进河南世纪香食用菌开发公司,现代工业生产气息扑面而来。该公司生产的珍稀食用菌已经发展到灵芝、羊肚菌等20多个品种,产品出口到东南亚、欧美等地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该公司已在20多个贫困村建立了食用菌扶贫基地,直接带动周边近万户菇农增收致富。
“世纪香公司的成功,只是许昌以筑牢产业之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一个缩影。”许昌市乡村振兴局局长杨燕表示,许昌市明确“巩固住、衔接好、促振兴”的发展思路,紧抓群众增收和衔接项目资金绩效等工作重点,持续做强花木、中药材、烟叶、蜂产品、食用菌、蔬菜、优质小麦、“三粉”等特色产业,完善推广吸收务工、代种代养、订单收购等利益联结机制,培育了300多家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带贫经营主体,让乡村真正成为“充满希望的田野”。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离不开因地制宜、创新突破。通过机制创新,许昌市将每月10日定为“联乡帮村工作日”,市县领导深入300多个基层联系点,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开展走访调研,切实解决乡村“急难愁盼”问题。
围绕“精准”做文章,许昌市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周统计、半月通报、月调度”工作制度,加强数据比对共享,发挥基层网格作用,及时排查发现返贫致贫风险隐患。
扭住“就业”这一关键,许昌市打出技能培训、精准输出、公益岗位开发等“组合拳”,全市34390名脱贫人口动态实现了“应就业尽就业”。(记者 王平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烜)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青山
上一篇: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丨焦作: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
下一篇:你记忆中的犁什么样? 河南“黑科技”填补全国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