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景网讯 1月27日,新剧《曹操的麦田》《苏轼的河南》首演暨王潮歌导演剧目上新见面会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举行。在河南文旅爆火“出圈”,众人纷纷“为河南文旅上分”的当下,备受关注的河南文化新地标“只有河南·戏剧幻”出手就祭出大招!
据悉,两部新剧不仅讲述了苏轼、曹操与河南的渊源故事,更试图呈现给观众一种全新视角解读的人物世界观。本次上新,也是只有河南对中原乃至中华文化的又一次深度挖掘、创造性转化和年轻化表达。
在河南,遇见不一样的“苏轼与曹操”
一直以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以黄河文明为创作根基,以沉浸式戏剧艺术为手法,讲述黄河故事、传承中原文化。这两部新剧就是通过两位历史名人的故事,又一次佐证了中原文化的丰富资源和深厚底蕴。
“河南的土地之下埋藏着各位英雄豪杰。”王潮歌谈道创作源起时称,来到只有河南,您会看见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跟河南有不同渊源的人,曹操和苏轼必然是其中很重要的两位。“你可以通过我们新排的这些戏剧打开一个扉页,那上面又写了另外一段历史和英雄。”
历史上的苏轼,从四川眉山奔赴首都汴京(今开封)赶考,一战成名,经过后半生的多次贬谪与颠沛流离后,又最终长眠在河南郏县。曹操与河南的渊源也极为深厚——中牟县是古官渡之战的战场,曹操在这里打赢了这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发生在宛城(今南阳);曹操定都在许昌;为自己建立72疑冢的他最终长眠在安阳。
“我非常想知道,苏轼为什么葬在河南?你们又想不想知道,后世给曹操画上白脸,他自己认吗?他认为自己是谁?”王潮歌认为,对于历史人物的解读,不能一言以概之,不能只有一种声音,而是“您有您的看法,我有我的,我们可以在这里互相交流,请听听我们独特的视角。”
观看了首场演出的观众对于新剧纷纷点赞:“现在网络上到处都是讲苏轼,但‘只有河南’的苏轼,视角非常独特,让人耳目一新。”“在《曹操的麦田》这场剧中,不仅看到了曹操的文才武略和复杂多面,更看到了他对土地、对麦田的感情,很动人!”
70%的省外观众,谁说河南只有历史?
本次上新的《曹操的麦田》《苏轼的河南》是对“只有河南”戏剧题材的又一次充实,是对河南厚重文化的又一次发掘,更是对中华文脉绵延不息的传承。
建业集团副总裁、建业文旅公司总经理姚培表示:与其说“只有河南”是一个旅游目的地,倒不如说它是一个文化目的地。本质是遇见另一个自己,“只有河南”为观众提供的终极价值,是一种高浓度的情绪价值。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手段,文化和旅游在融合中互相彰显和促进,这一现象在近年来表现得尤为明显。姚培认为,文化不应只是存在于博物馆和图书馆,让文化走向大众、让更多的人可以通过旅游感知文化,是文旅融合的重要价值所在。
刚刚过去的2023年,“只有河南”年观剧人次超过1200万,85后游客占比85%。省外游客占比达7成,越来越多的游客从五湖四海专程为“只有河南”而来,并且在两天的戏剧体验后,重新认识河南。他们意识到:原来河南并不是网上传说的那样落后和招黑,也有高雅的戏剧艺术、有世界最大的戏剧聚落群、有着“生生不息”的河南精神。
做快节奏时代的一股清流
由于作品的独特性,“只有河南”被业内称为中国文旅行业“新物种”。
在这里,演出不只是简单的谋求观众一乐,戏剧特有的张力、观众与演员面对面时所产生的直面震撼、戏剧带给观众精神上的深层享受,为新一代消费者提供另一种主题公园的消费方式。
“我认为娱乐本身是一个伪命题,用浅薄的方式对感官刺激所产生的娱乐是短暂和不长久的。如果想用简单的娱乐活动那种浅薄的方式,把我们的业余生活或者精神生活给统领了,妄想。”王潮歌导演谈及创作初心时曾表示,“如果你想要的不只是凌驾于感官体验的娱乐,那么,只有河南可以给你。”
在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一直坚持用文化立身、情怀立身的“只有河南”,是一股清流,更是一种坚持和坚守,是发生在当下的现象级文化事件。
正如有观众的观后感所说:“只有河南”让人们看到,河南不仅有山水、历史、遗址,也同样有文化和艺术,和一群热爱文化和艺术的人。“河南的麦田里,不仅生长麦子,也播种艺术,生长文化。”(王君杰/文图)
关键词:
河南文旅
责任编辑: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