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景网讯 “在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包括隋唐大运河在内的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配合申遗,河南考古工作者在隋唐大运河沿线做了大量的考古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是洛阳回洛仓、浚县黎阳仓的发掘,两个遗址作为一个项目入选了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洛阳回洛仓惊人的储粮数量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隋唐洛阳城的繁荣。”5月8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隋朝大业年间,隋炀帝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到涿郡,开凿了隋唐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长江、淮河、钱塘江五大水系,成为当时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隋唐大运河带动了沿线城市经济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运河沿岸区域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处于运河交通枢纽中心位置的洛阳更因此成为商贾云集、极尽繁荣的国际大都市。唐代以洛阳为东都,武则天更以洛阳为神都,为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
刘海旺介绍,大运河对隋唐城市尤其是像洛阳这样的大都市提供的巨大支撑作用,不仅有文献记载,也得到了考古发掘的证实。唐宋时期沿大运河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城市和城镇,经过考古发掘的通济渠(汴河)段遗址有开封北宋东京城州桥段、商丘南关段、夏邑济阳镇段、濉溪柳孜镇段、宿州段等,每个发掘点都是古代的运河城市或集镇。同时,对隋代回洛仓遗址和黎阳仓遗址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取得了极为丰富的考古成果。回洛仓遗址位于隋唐洛阳城北1200米,整个仓城仓窖数量在700座左右,远超文献记载的数量,是目前国内考古发现的仓窖数量最多的古代粮食仓储遗址。作为不同类型的大型国家粮仓,回洛仓和黎阳仓遗址的发掘,以丰富的考古新资料,全面揭示了我国古代地下储粮技术完备时期的特大型官仓的概貌和储粮技术水平以及储粮的种类,也为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提供了隋代大运河开凿和利用的珍贵实物证据。
刘海旺说,大运河的兴废与隋唐洛阳城的兴衰息息相关,隋唐洛阳城近年来游人如织,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也成为网红打卡地。我省的大运河文化遗产很多,不仅有河道、码头、河堤、水工设施等物质文化遗产,还有江河号子、民间社火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把运河沿岸散落的文化遗产串联起来,不仅有利于遗产保护,也将助力沿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报记者 张体义 郭歌)
关键词:
千年 古都 洛阳 大运河
责任编辑:青山
上一篇:援藏题材新剧——《雪莲花盛开的地方》在央视热播
下一篇: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走进新郑裴李岗遗址,探寻8000年农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