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洛阳一名灯光师小伙回家后,在自家房屋上面搭建灯光秀,炫酷的灯光加上背景音乐,瞬间将过年的氛围“拉满”,引来村民纷纷围观拍照。这样的灯光秀已是连续两年举行。灯光秀对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可能很平常,对常年生活在乡村的人来说却并不常见。小伙子利用所学技术,就地搭建器材,让乡亲们足不出村就欣赏到现代灯光秀,这样的创意值得点赞,也让人们看到人才返乡、改造乡村的活力潜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春节欢乐的氛围,不仅体现在走亲访友团聚上,更体现在体验文化活动上。人们奔波千里,返回故乡,感受老家年味,其实也是在寻找文化之根。从这个意义上讲,安排一场“精神大餐”更重要。
近日,笔者到新乡市平原示范区桥北乡刘庵村采访,当天正赶上书法家为乡亲们开展义写春联活动。活动现场,书法家挥毫泼墨,村民帮忙扶纸,孩童托腮细看,潜移默化中,传统文化的基因在延续。一位领了春联的大娘说,“把书法家写的春联贴到家门口,如果孩子们再调皮,就用春联上的字教育他。”耕读传家,书香致远。今年,刘庵村的年货礼包丰富多样。送文化,当天,新乡市文明办、新乡市文联联合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和新乡市书法家协会开展迎新春义写春联活动,把浓浓的年味和新春祝福送给群众。送文明,文明手册集纳村规民约、星级文明户创建标准、村民议事会制度等内容,人手一册,规范全有。送健康,居家健康手册详解健康监测、就医流程等热点问题,实用方便。这样的年货礼包谁不爱?不但追求物质上的丰裕,更追求精神上的富足,“文化年货”下乡就是很好的载体。
春节期间,各地将举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灯会灯展、节目演出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画糖画、皮影戏等非遗项目将集中亮相,并设置现场体验环节。正是在与群众零距离交流互动中,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光大。春节临近,返乡人员越来越多,正是宣传文明新风的好契机,村规民约讲起来,铺张浪费等陋习就会少很多。
年货是年味的重要载体,如何把年货置办得更有意义,并很好地融入各地送祝福的活动中,值得深入探索。各方合力创新形式,让文化年货、数字年货多起来,为幸福生活添彩,年味将更醇更浓。(本报评论员 丁新科)
关键词:
文化 年货
责任编辑:青山
上一篇:“唐宫小姐姐”变身敦煌飞天“仙女”
下一篇:河南春晚,传递浓浓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