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景网讯 “在今后的夏文化研究中,要加强国际视野,把夏文化放在世界文明发展交流的范围内进行比较研究。”
“夏文化时期是中华文明由多元起源向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当前是夏文化研究的黄金时代,考古学在阐释夏文化内涵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在近日举行的“2024夏文化论坛”上表示。
2020年“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重大项目启动,将偃师二里头遗址、禹州瓦店遗址、叶县余庄遗址、方城八里桥遗址等18个代表性遗址列为重点考古发掘和研究对象,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夏文化研究以学术课题为主导、多学科联合攻关,在年代学、古生物学、古环境学等多个学科取得了重要突破。今年是该项目结项之年,项目取得的成果为人们了解夏文化的内涵提供了最新答案。
早期夏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丰富了对早期夏文化与早期国家形成机制的认识,如禹州瓦店遗址大型祭祀遗存、叶县余庄遗址高等级龙山墓葬及随葬成套器物、古城寨城址四合院式大型夯土建筑等的新发现,从礼制、祭祀和社会阶层分化等方面为夏文化早期国家的形成提供了新的认识。二里头都邑布局实现了由九宫格向多网格的突破,分区更加清晰。由中央辐射地方,方城八里桥遗址“多网格”的考古新发现则生动展现了二里头时期地方城邑的内部建设模式。发掘者认为,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王城岗遗址在颍河流域乃至二里头王国中是一处中心级遗址。
山西、陕西、安徽、山东等省的夏文化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山西忻州尹村遗址与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某些器物有着高度一致性,是受夏文化影响强烈的遗址,该遗址是以中原为中心历史趋势形成前夕的一个重要文化枢纽。晋南地区的系列考古新发现为了解夏时期晋南的文化格局、与豫西的关系、早期国家对晋南的管理与控制提供了新材料。安徽肥西三官庙遗址出土器物具有二里头文化因素,从历史和文献记载角度分析,该遗址是探讨夏文化去向的重要线索。
论坛上,有关专家进行了“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的新进展”“从夷夏东升到夷夏融合”“二里头文化在中国青铜时代中的阶段性”“纳贡体系视野下的夏王朝之经济与社会观察”“晋南地区夏文化研究新进展”等主旨发言,与会专家围绕夏文化考古新发现、夏文化研究新进展等主题进行了分组交流、讨论。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河南省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海旺表示,夏文化研究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今后的夏文化研究中,要加强国际视野,把夏文化放在世界文明发展交流的范围内进行比较研究。本报记者 张体义
关键词:
河南 夏文化论坛
责任编辑:白云
上一篇:第十一届中原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鹤壁市开幕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