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河为脉 共叙和合之声
发布时间:2023-09-19来源:河南日报

  9月17日,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中国·郑州)上,嘉宾认真聆听专家演讲。河南日报记者 王铮 摄

  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携手共创美好未来——访乌干达驻华大使奥利弗·沃内卡

  奥利弗·沃内卡

  位于非洲东部的乌干达,是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的发源地。9月17日,乌干达驻华大使奥利弗·沃内卡专程来到黄河之畔,参加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中国·郑州),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论坛意义重大,它向世界展示了大河文明,以及河流对经济、文化、旅游等产生的巨大影响,让世界各地的人们聚在一起交流思想,思考如何携手合作,共创美好未来。”奥利弗·沃内卡说,首次来到河南,黄河厚重的历史文化令她印象深刻。她说:“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尼罗河流域的人,需要学习中国、学习河南记录和传承黄河历史文化的做法。”

  奥利弗·沃内卡表示,当今世界大河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越来越多。在乌干达的尼罗河上,一项与中国公司合作的水电站项目正在进行。而论坛为彼此提供了更多讨论深化合作的机会。近年来,河南国际合作集团、河南国基集团等河南企业在乌经营市政、道路、住宅等项目,为两地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基础设施领域,我们已经携手合作,以此来帮助我们国家更好应对当前发展中面临的挑战。现在,我了解到更多河南在工业、文旅、职业培训等方面的项目,这些都是乌干达所需的。河南发展稳健、热情友好、前景广阔。作为驻华大使,我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积极与河南开展更多项目合作,拓展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希望通过交流合作,进一步巩固我们的友谊。”她说。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十周年,奥利弗·沃内卡对此高度评价,她表示,中国始终致力于与大家合作,共同面对发展中的困境与挑战,共创美好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世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特别是对于像乌干达这样的不发达国家来说,必须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实现发展共赢。(河南日报记者 沈剑奇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童林)

  打造大国与小国之间互利合作的典范——访摩尔多瓦驻华大使杜米特鲁·贝拉基什

  杜米特鲁·贝拉基什

  “来到河南,就像回到了家。”9月17日,摩尔多瓦驻华大使杜米特鲁·贝拉基什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领口别着一枚中摩两国国旗图案的徽章,开场便直抒胸臆。虽然只是第二次到访河南,但他对河南却倍感亲切。“摩尔多瓦与河南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区位优势明显、农业资源丰富。这对双方深化合作至关重要。”他说。

  摩尔多瓦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东北部多瑙河下游,国土大部分处于多瑙河支流普鲁特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杜米特鲁·贝拉基什表示,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中国·郑州)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未来摩尔多瓦可以就河流文明这一主题与河南共同开展活动。参加本次论坛让他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认识河南,也期待通过此次论坛让河南人民认识不一样的摩尔多瓦。

  摩尔多瓦葡萄酒享有盛誉,葡萄酒酿造历史达7000多年,葡萄园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杜米特鲁·贝拉基什介绍,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销售商来自摩尔多瓦,其酒窖全长200多公里,深度达80米,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最大的酒窖。“利用活动加强交流非常重要。我刚刚就与一家有兴趣进口摩尔多瓦商品的公司进行了交流。摩尔多瓦与河南的合作空间非常广阔,特别是应该加强经贸往来和农业科研及生产方面的合作。”

  去年是中摩建交30周年,当前两国各领域合作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两国的交往可以成为大国与小国之间互利合作的典范。”杜米特鲁·贝拉基什表示,摩尔多瓦是欧洲的“十字路口”,能够快速、便捷通达欧洲各个地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摩尔多瓦在双边合作和多边合作中提供了更多机会和可能性,也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他说:“我们可以探索在更多领域开展合作,例如目前摩尔多瓦的一些大学和诊所就开展了中医药推广项目。同时,两国可以互派更多的留学生,促进人文交往和民心相通。”(河南日报记者 沈剑奇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童林)

  黄河文明有着极强的包容性——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付永旭

  付永旭

  “黄河文明在整个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重要原因是黄河文明有着极强的包容性,它从来不拒绝从外部吸收先进的文化。”9月17日,在郑州举行的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中国·郑州)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付永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世界范围来看,不管是四大文明古国还是五大文明起源地,都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形成了灿烂的文化,黄河流域正在这个区域。

  “黄河绵延5000多公里,晋、陕、豫所处的中游区域范围内最早可以追溯到约一万年前,我们在新密李家沟等遗址发现一些非常发达的新石器文化。”付永旭说。

  付永旭介绍,距今一万年左右,黄河流域地区的先民处在狩猎采集阶段,这里的先民可能已经借鉴了北方的新石器文化甚至是欧亚草原地区的相关文化元素。

  “从考古上我们可以证实,到了距今8000年左右,在辽河流域出现的粟作农业和在长江流域出现稻作农业开始进入中原,为中原人口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促使我们进一步发展农业,并形成了包括彩陶文化在内的灿烂文化,到距今5500年左右的庙底沟时期,黄河流域的彩陶文化发展到了巅峰期,几乎辐射了大半个中国。”

  随着时间推移,东部的良渚文化、凌家滩文化,北方的红山文化,南方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渐渐兴起。在付永旭看来,黄河文化在这一时期似乎进入了低潮期。但无论是红山文化还是良渚文化,它们是以神权文明为主的“巫觋文化”,当地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非生产方面,因此很快就衰落了。

  “黄河流域的先民并没有专注于对神的崇拜,而是以坚韧不拔、勤劳朴素的精神努力发展生产,集聚人口。”付永旭说,因此到了陶寺文化和二里头文化时期,黄河文明才能进入到文明程度更高的王朝时期,诞生了早期青铜文明,兼容并蓄延续至今,成为我们整个中华文明的核心。(河南日报记者 郭歌)

  以包容开放,促守正创新——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中江

  王中江

  “中华文明厚重多彩、延绵至今,最本质的原因是它既开放包容,又守正创新。”9月17日,在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中国·郑州)上,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院长、郑州大学哲学学院(老子学院)院长、中华孔子学会会长王中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中华文化从远古开始到了近代,其实是一个不断扩展的过程。”谈到包容性,王中江说,从夏、商、周三代文明不同区域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之学的兴起,中国进入了突破时代、轴心时代,奠定了中华文化在以后几千年发展的源头活水。

  王中江介绍,诸子百家学说比如说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现在已成为世界汉学研究的对象,创造性和包容性都非常强。经过东周时代的突破之后,中华文化从汉代发展出经学,到了魏晋时期又发展出玄学。到了唐代,随着佛学的发展,产生许多宗派,这些学派后来传到韩国和日本。到了宋明时期,新儒家的兴起催生出众多学派,比如北宋五子中,周敦颐的理学等。到了明清时期,又有王阳明的心学学派和清代考据学的发展。

  王中江认为,在漫长的文明演进史上,中华文化的包容发展有一个自我的主体性和自身的连续性,外来文化被不断地吸收到中华文化自身的体系里,从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

  谈及创新性,王中江指出,人类文明在不同地域的发展,其实都是通过创新建立起来的,从思想到器物、从制度到文化、从艺术到科技,创造出了灿烂的历史,创造出了辉煌的中华文明。

  王中江表示,中华文明创造了古代文明的发展高峰,这种高度发展的文明形态主要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包容才会开放,开放才会带来不断地创新。但创新需要客观条件,不能急功近利,需要通过量的积累实现质的突破。(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浩)

  以文明对话来消解文明冲突——访长江商学院研究学者、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建宝

  王建宝

  最近在芝加哥参加了《全球伦理宣言》发布30周年签字仪式后,长江商学院研究学者、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建宝,对“文明对话”在全球伦理建设中的作用有了更加切身的体会。

  王建宝表示,一定要以文明对话的行动,来消解文明冲突的问题,来构建文明共同体。当然,在这个进程中也面临着很多挑战。挑战至少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门户之见,就是强调我有我的特殊性,比如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等;另一方面就是大谈一些没有深刻根源意识的普遍价值。

  在他看来,一方面要避免狭隘的特殊主义,不能过分地强调自己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抽象的普遍主义,如果没有根源意识、不知道自己是谁的话,就很难和其他人进行对话。所以要建立真正的、具有群体批判意识的、具有深刻根源意识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是其他自信的基础。

  文明对话的前提是对话主体要建立起文化认同,企业家群体也需要建立起这种文化认同。王建宝认为,无论是莱茵兰资本主义还是盎格鲁-撒克逊资本主义,无论是北欧模式还是东亚崛起,无论是汇通东西的天下回商还是延续古今的犹太商人群体,他们背后都有深刻的文化意识,都有自己深刻的文化认同。在这样一个语境下,在文化中国谈企业家精神,儒商作为一种文化认同的形式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

  企业家群体如何找到自己的根源意识?王建宝说,儒商恰恰是为文化中国乃至东亚儒家经济圈的商业伦理找到一滴源头活水,使得企业家能够避免这种超越性的焦虑。让企业家从富裕的人生提升到丰富的人生,最后升华到觉悟的人生,整个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河南日报记者 张建新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冯刘克)

  黄河、大运河构建古代中国统一的纽带——访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

  刘海旺

  “从世界范围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情况来看,由于黄河流域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水文环境,从上中游厚重的黄土高原到下游面积广大的冲积平原,为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及其路径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水利水运环境条件。”9月17日,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中国·郑州)在郑州举行,前来参会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正是因为黄河流域优越的地理环境,人类才得以繁衍生息。

  仰韶时代、龙山时代是黄河文明的肇始阶段,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夏、商、周三代和此后历代都城所在,也是民族大融合之地。从考古发掘情况看,黄河中下游地区考古发现数十座龙山时代的夯筑城址,在全国发现数量最多、最集中。

  刘海旺说,随着战国时期沟通黄河、淮河、长江的人工鸿沟水系出现,更是加强了中原与周边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为以后秦汉统一创造了条件。

  “而黄河与大运河的相连互通,构建了古代中国统一的纽带,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影响越来越彰显。”刘海旺说,自隋代开通连接南北的大运河后直至清代,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中国古代的“大运河时代”。大运河的贯通、漕运技术的改进等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隋至唐代,随着汴河漕运的发展,汴州商业逐渐发达,甚至出现了通宵夜市。

  近年来,隋代的黎阳仓、回洛仓遗址,唐代的含嘉仓遗址,北宋东京城州桥及汴河遗址,明清京杭大运河南旺遗址等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实证了黄河和大运河对古代中国的深刻影响。

  在世界范围内,大河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最初阶段。那么,从世界古代文明比较研究的视角出发,中华文明与其他大河文明相比存在着哪些突出特性?

  刘海旺认为,人类文明的起源依托地理环境,从世界范围比较来看,尼罗河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处于沙漠河谷地带,而黄河之水从西向东流淌,纬度大致处于暖温带,流域面积更大,环境更复杂,中游有广袤易耕的高原,下游还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冲积平原,适合农业耕作。

  刘海旺说:“从历史记载来看,至少到汉代,中国80%的人口都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可见黄河对于中华文明的重要性。”(河南日报记者 温小娟)

  携手实现黄河流域保护发展“一盘棋”——访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简小文

  简小文

  “沿黄九省(区)同饮黄河水、共为一家人,唯有加强协同合作,才能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更好守护母亲河。”9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简小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加强沿黄各省(区)流域合作既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进一步健全沿黄各省(区)合作开放机制,推动不同层面的合作,建立多层次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健全利益共享与补偿机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未来影响。这将有利于黄河流域各省(区)协同推进生态环境共保、水污染共治,多方联动构建灾害应对体系,统筹产业发展布局,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共同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携手实现黄河流域保护发展‘一盘棋’。”简小文说。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黄河中上游,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有哪些特色举措?

  简小文介绍,近年来,内蒙古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历史机遇,在加强地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探索高质量发展方面有不少成功实践。一是实施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使乌梁素海水质总体稳定在Ⅴ类、局部区域优于Ⅴ类,水生态环境稳中向好,流域群众生活持续改善。二是根据不同自治区盐碱化耕地类型及危害机理,广泛开展盐碱化耕地改良技术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形成了9套分区域、分作物、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三是试行拦沙换水试点工程,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减少内蒙古局部河段的泥沙淤堵,减轻黄河水患威胁,提高内蒙古河段的防凌防洪能力。(河南日报记者 金京艺)


关键词: 大河 文明 论坛 郑州


责任编辑:青山

上一篇:图说丨大美黄河看中原
下一篇:传播量超800万!《黄河守护人》系列纪录片“出圈”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