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泛区实业集团塔中农业开发公司副总经理范拥军 像种子一样扎根“一带一路”
发布时间:2023-09-26来源:河南日报

  新景网讯  “国庆节后就返回塔吉克斯坦。”9月24日,回国已一个月的范拥军终于下定了决心。

  对于54岁的范拥军来说,这个决定既纠结又艰难:一方面,家中父母年迈、妻子患病需要照顾;另一方面,塔吉克斯坦的棉花正处采摘期,急需他这个农机修理高手前去支援。

  地跨西华、扶沟两县的黄泛区农场,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黄河因决堤、泛滥造成的大面积沙荒区域。60多年前,以范拥军父亲为代表的一代农垦人艰苦创业,把十万亩贫瘠沙荒地变成沃土良田。

  2013年,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黄泛区农场开始拓展海外市场。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范拥军把主战场从黄泛区转移到了塔吉克斯坦。

  “让一粒种子在异国他乡扎下根,并不容易。”范拥军深有感触。

  农业是塔吉克斯坦的主要经济支柱,但长期受制于技术匮乏和机械化程度低等原因,粮食产量难以自给自足。范拥军坦言:“当地人习惯将农作物种子撒在地里‘望天收’,起初他们对优质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并不相信,也不接受。”

  用产量和事实说话。2014年,黄泛区实业集团塔中农业开发公司将河南棉花新品种“银山2号”引进种植。该品种不仅棉绒长、品质好,而且结桃多、产量高,让当地棉农开了眼。

  当年8月,有一株棉花竟然结了108个棉桃。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听说后,专门到种植示范田参观,当场将这一棉花品种命名为“友谊1号”,号召全国推广种植。

  10年间,在范拥军等一大批黄泛区农场人的不懈努力下,公司已繁育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麦、棉花、玉米等农作物新品种20个,拥有塔国先进的小麦、玉米和棉花种子加工生产线,每年可加工生产1.5万吨小麦种子和3000吨玉米种子以及5000吨棉花种子,能满足塔国1/3耕地面积的用种量。

  良种配套良法。公司积极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运用优良品种、土壤深松改良、配方施肥、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农机农艺结合等农业新技术,在塔国种植的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平均产量是当地农户产量的2倍以上,使当地主导农作物棉花产量从1.5~2吨/公顷提高到4~5吨/公顷,多次刷新了当地农业生产的最高纪录。2021年,塔吉克斯坦驻中国大使馆授予黄泛区实业集团“塔中友谊贡献奖”。

  “河南种子真正在‘一带一路’开花结果啦!”范拥军感慨。10年来,公司里一茬茬新人不停地轮换,范拥军是唯一在塔国坚守10年的员工。

  “这么多年,你是靠什么坚持下来的?”记者问。“最重要的是信念和感情。”范拥军说。

  看着那些播撒在“一带一路”的河南种子,范拥军的心也像种子一样,深深扎根于此。(本报记者 刘晓阳 本报通讯员 孙策)


关键词: 黄泛区 塔中农业 开发公司


责任编辑:青山

上一篇:许继电气通过全球软件领域最高级别认证
下一篇:当好企业“首席金融服务官”——河南改革典型案例调研行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