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足马力 冲刺“开门红” 平顶山“单项冠军”企业订单已排到明年
发布时间:2023-02-23来源:河南商报

  河南平煤神马聚碳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监控设备运行情况

  新景网讯  一粒盐如何实现吨值的百倍蝶变?一个资源型城市如何培育出“头部”创新药企?高纯石墨行业的全国第一为何钟情于平顶山?

  2月21日,河南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全力拼经济奋战开门红”采访团赶赴平顶山。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有的企业订单爆满,排到2024年,正在开足马力赶工;有的企业虽还在试运行阶段,但已满功率运行,对2023年充满信心……

  创新发展

  这家企业新研发项目或将改变艾滋病人用药方式

  “真实生物成立于2012年,到现在已经经历了11年的发展。”真实生物品宣负责人邓群介绍,公司总部位于平顶山,研发、运营位于上海、深圳、北京。

  真实生物主要聚焦于抗病毒、抗肿瘤、脑血管疾病等创新药物的研发。邓群表示,2019年之前,公司主要“苦练内功”,专注于研发工作,2020年之后,公司厚积薄发,迎来快速发展。

  2022年5月,真实生物平顶山生产基地顺利通过GMP符合性检查,标志着公司可以合规地进行药品的生产和销售;同年8月2日,首款国产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片正式投产……

  2023年1月,平顶山市政府在致真实生物的贺信中这样评价阿兹夫定:“填补了河南省原研药生产研发的空白,开启了平顶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创新推动发展,2023年,真实生物信心满满,也早已瞄准下一个研发重点,全球首款全口服长效艾滋病药FIC。“这个药如果研发成功,艾滋病人一周只需要服用一次。”邓群说,它将会改变全球艾滋病人的用药方式。

  开足马力

  “单项冠军”企业订单已排到明年

  平顶山宝丰县的五星新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五星新材”)的“深加工”车间内,放置着许多形状各异的石墨电解模具,其中不乏精致的工艺品。

  “这些模具的原材料,就是公司的核心产品,高纯石墨。”五星新材相关负责人孙志林介绍,高纯石墨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氢燃料电池、负极材料、半导体、金属结晶器、5G芯片等行业,是建造核反应堆使用的减速材料和反射材料之一。

  孙志林称,2022年,五星新材以及子公司销售收入12亿元,实现税收1亿元,连续3年实现了利税100%增长,订单已经排到2024年。

  五星新材成立于2007年8月,目前已建成拥有年产3万吨各向同性高纯石墨生产线,总资产7.5亿元,产品畅销国内市场,还远销国外。

  孙志林表示,五星新材在高纯石墨行业居于全国第一,拥有自主产权专利31项,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入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名单等荣誉。

  同样在宝丰的河南表面处理产业园项目也在赶工。河南(宝丰)高分子表面处理产业基地项目负责人刘光远介绍,河南表面处理产业园项目占地面积338亩,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一期项目建成后,可引入省内外表面处理企业40多家,总体年产值超30亿元,利税3000万元左右,提供就业岗位2500多个。目前已经有10多家企业达成入驻意向。

  该项目预计今年7月投产,建成后,将成为产能规模较大、镀种齐全、工艺先进、管理完善的表面处理产业园,对相关领域发展起到巨大带动作用。

  产业成链

  这条产业链让吨盐产值实现百倍飞跃

  将目光放在中国岩盐之都叶县。在其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内,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看到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联合盐化有限公司(简称“联合盐化”)、河南神马氯碱化工股份公司(简称“氯碱股份”)、河南平煤神马聚碳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聚碳材料”)3家企业一字排开。

  “联合盐化负责岩盐开采,氯碱股份将盐变成离子膜烧碱、盐酸、液氯、氢气等产品,聚碳材料进一步延长到双酚A、PC(聚碳酸酯)材料。”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赵飞介绍。

  聚碳材料总经理刘武松介绍,PC作为一种功能性材料,同时也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高透明、高强度、环保可回收,可广泛应用于光学照明、电子电器、机械设备和医疗设备等领域。

  “目前,一期年产10万吨PC及配套13万吨双酚A项目已建成投产,产品达标且供不应求。”刘武松说,二期24万吨双酚A项目前期手续即将办妥,计划2023年二季度开工建设,2024年建成投产。

  经初步测算,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增加工业总产值超100亿元,利润10亿元以上,贡献税收7亿元。

  “3家企业环环相扣,使一粒盐蝶变为多种化工产品。”赵飞说,这条产业链让吨盐产值实现百倍飞跃,从300元提升至3万元。

  大力扶持

  让企业“生得下、长得大、活得好”

  企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地方的营商环境和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

  比如叶县的聚碳材料项目。赵飞介绍,平顶山市委、市政府和叶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分包PC和双酚A项目,成立服务专班,驻工地服务。筹措资金11亿元,35天完成3个行政村、5个自然村1100户3800余人的拆迁安置任务。

  城市经济要发展,关键看企业。如何让企业“生得下、长得大、活得好”,成为平顶山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方向。

  平顶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国权在接受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生得下”问题,就是如何取得营业执照、快速准入市场的问题。

  “我们从2021到2022年推行了23项革命性的改革创举,刀刃向内。”孙国权说,比如药品经营行业“一证准营”,首创开办企业10部门“一网通办、一窗通取”等助力市场主体快速准入的举措。

  如何能让企业“长得大”?孙国权表示,要靠质量提升行动来助力市场主体提质量增质能,因此平顶山开展了“个十百千工程”。

  “个十百千”,就是每个县市区争取成立一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成立10类专家团队,重点跟进平顶山100家有上市需求的企业,每年提供不少于1000次的优质质量服务。

  “活得好”,就是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孙国权介绍,今年1月9日,在去年出台“深化服务型行政执法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又以市局一号文件印发了《平顶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从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创造创业、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进行改革提升,积极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提质发展。截至目前,平顶山市市场主体总量已突破43.8万户。(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杨逍 实习生 王鹏飞 文/图)


关键词: 平顶山 企业订单


责任编辑:青山

上一篇:抢订单、促生产的热潮在许昌涌动 订单爆满、供不应求成了企业“幸福的烦恼”
下一篇:“大厂分厂”落地,开封迎大功率激光切割机领域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