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英雄山党支部成员、守护红军洞59年的八旬老人张爱华走进郭家河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孩子们一起迎接“六一”国际儿童节。孙立建 摄
新景网讯 “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这个属于孩子们的节日里,怎样过得更有意义?我省各地精心组织了一批主题实践活动,让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种子扎根孩子们心灵深处。
和焦桐一起成长
“老百姓心里有杆秤,知道你是重还是轻;老百姓心里有面镜,知道你是浊还是清……”5月31日上午,兰考县裕禄小学国粹艺术润童心暨“六一”联欢汇演活动上,教师李守虎带着孩子们演唱的豫剧焦裕禄选段《老百姓心里有杆秤》,赢得场下掌声雷动。
焦裕禄在兰考县只工作了475天,却用实际行动走进了兰考人民的心中。1994年,河南省委在兰考现场办公会上决定以焦裕禄的名字命名组建一所公办小学,也就是今天的兰考县裕禄小学。
“作为一所以焦裕禄名字命名的学校,我们自建校以来,便以焦裕禄精神为依托,凝练办学特色,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裕禄小学校长李克英说,为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学校还组建了焦裕禄精神宣讲团。
“能成为宣讲团的一员,我感到特别自豪!”学生陈玥彤不仅在校内积极宣讲焦裕禄的故事,还走出校园,成为焦裕禄烈士陵园的讲解员,把焦爷爷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校园广场中央,一棵二代焦桐挺拔笔直。“这是焦书记亲手栽种的泡桐育出的,刚移植过来的时候只有2米高,现在已经长到了4米多高。”李克英说,经常看到学生给这棵焦桐浇水,随着焦桐长高,孩子们也跟着成长了。
做红旗渠精神的传承者
“自带干粮行李、拉着马车、推着小推车,拿着工具,浩浩荡荡地奔赴红旗渠建设工地……”5月31日,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陈伟祺正在认真准备讲解词,6月1日当天,他要到红旗渠纪念馆为游客进行讲解。
在这所坐落于红旗渠畔的小学里,有300多名来自各个年级的“小小讲解员”,他们是红旗渠精神的传播者,更是传承者。“自2007年学校建设了红旗渠教育馆后就开始培养‘红领巾讲解员’,从在校内给同学们讲,再到红旗渠纪念馆给更多游客讲,让红旗渠精神在孩子们心中深深扎根。”该校德育主任元苏琳说。
李一涵三年级时成为一名“红领巾讲解员”,刚开始她只是背诵讲解词,渐渐地她对这段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家人的支持下,她主动上网搜集资料丰富自己的讲解,利用假期去实地进行寻访,与“红旗渠建设特等模范”张买江进行面对面交流。
“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故事让我更加深刻理解了什么是红旗渠精神,也让我在学习生活中有了更大的动力。”李一涵说。
大别山下红色基因代代传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新县吴陈河镇中心学校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老人,他就是新县英雄山党支部书记胡光明。师生们早早来到会议室集合,等着胡书记开讲。
“大家都知道咱县里有个英雄山,山顶上有个‘红旗飘飘’的雕塑,大家知道它们的由来吗……”讲台上,胡光明娓娓道来,从新县县名的由来,讲到了从新县走出的许世友将军、郑维山将军、吴焕先烈士的故事。
胡书记讲得动情,孩子们听得投入。“当我听到吴焕先烈士一家六口人都被残忍杀害时,心里特别难受,也更能理解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一名四年级的孩子说。
5月31日,同样是英雄山党支部成员,守护红军洞59年的红军后代张爱华也走进了新县郭家河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孩子们亲切交流。
在大别山脚下的“将军县”里,一个个革命故事、一处处革命遗址、一件件革命文物,丰富的红色资源正成为生动的“活教材”。“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我们把大别山精神深度融合在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使红色资源成为铸魂育人的‘源头活水’,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吴陈河镇中心学校校长张玲说。(本报记者 曹萍 冯军福)
关键词:
红色 种子 播撒 孩子 心中
责任编辑:青山
上一篇:如何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河南这场会议划出多个重点
下一篇:河南“百日冲刺”促就业 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