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坚持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
发布时间:2022-11-23来源:求是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十条历史经验,“坚持理论创新”是其中之一。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首先表现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并在中国具体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长期实践中,党坚持理论创新形成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接续奋斗再创历史新辉煌积蓄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理论创新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实践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党的事业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理论创新,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是理论创新的结果。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是创新型政党。

  中国共产党从把马克思主义旗帜在中国大地上高高举起的时候起,就对理论创新形成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党的一大通过的决议规定出版工作“应受党员的领导”。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中央局于1921年9月在上海创办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列宁的《劳农会之建设》以及“共产主义丛书”等各种马克思主义著作,为开展党的理论建设奠定了基础。

  随着革命的深入发展,党对加强理论建设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提高。党的四大制定《对于宣传工作之议决案》,针对“党的理论基础常常动摇不定”的不足,强调“没有革命的理论,即没有革命的运动”,要求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内教育工作的理论依据,端正理论方向,健全革命理论,“使党员行动方有所准绳”。从加强理论建设需要出发,党通过创办党校培训理论骨干、创办各种理论刊物、加强理论出版物发行、选派党员到莫斯科学习等方式,推动理论建设发展。

  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政治报告,强调“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号召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当成革命的科学来学习”,“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把加强理论建设提上议程。20世纪40年代初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成为党加强理论建设的一次成功实践。这场在全党范围开展的马克思主义普遍教育运动,不仅提高了党的理论水平,而且形成了坚持理论创新的统一认识,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提供了保证。

  新中国成立后,党继承和发扬历史传统,坚持理论创新,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中央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指导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而不懈奋斗,在外部严重压力和国内重重困难的情况下取得了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的显著成绩。毛泽东同志指出:“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鲜明体现了坚持理论创新的思想自觉。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决策,邓小平同志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发扬创新精神,领导党和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敢于说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中,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领导党和人民坚持理论创新,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理论创新进入新境界,一系列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显示了坚持理论创新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事业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也就越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

  2、党的理论创新不断结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把“坚持理论创新”作为一条历史经验进行总结,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的深刻把握。

  马克思主义在西方产生,拿到中国来运用究竟行不行?国内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人竭力加以否定并进行攻击,有的思想不坚定者也产生过疑惑,但历史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

  党的百年奋斗在坚持理论创新中结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这些理论成果先后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推进了党和国家事业与时俱进地发展。

  党的百年奋斗在坚持理论创新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呈现党的百年发展历史进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一系列独创性经验和正确理论原则,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3、在新时代新征程新奋斗中充分运用好历史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就要把坚持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用好、用活、用充分。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二,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变化的实践,回应时代的呼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鲜明特征。在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中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新时代新征程新奋斗的内在要求。

  第三,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具有真理的普遍价值,是因为它不是死板恪守的教条,而是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行动指南。党的百年奋斗证明,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有机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落地生根,结出本土化的理论硕果。

  第四,必须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之所以需要创新创造,是因为永无止境的实践不断涌现新情况、产生新问题,停滞和固化的理论适应不了千变万化的实践。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是为了回应和解决实践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检验理论创新成果是否有力、有效和精准,唯一的标准就是实践。以实践推动理论创新、用实践检验理论创新,是运用好党的历史经验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五,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用科学方法把人类社会各种实践经验总结起来的理论成果。尊重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才是运用这个理论成果应有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没有为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运用好坚持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提高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充分运用好坚持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是及时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内在需要,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逻辑。只要我们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作者:齐卫平,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1、理论创新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实践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党的事业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理论创新,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是理论创新的结果。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是创新型政党。

  中国共产党从把马克思主义旗帜在中国大地上高高举起的时候起,就对理论创新形成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党的一大通过的决议规定出版工作“应受党员的领导”。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中央局于1921年9月在上海创办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列宁的《劳农会之建设》以及“共产主义丛书”等各种马克思主义著作,为开展党的理论建设奠定了基础。

  随着革命的深入发展,党对加强理论建设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提高。党的四大制定《对于宣传工作之议决案》,针对“党的理论基础常常动摇不定”的不足,强调“没有革命的理论,即没有革命的运动”,要求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内教育工作的理论依据,端正理论方向,健全革命理论,“使党员行动方有所准绳”。从加强理论建设需要出发,党通过创办党校培训理论骨干、创办各种理论刊物、加强理论出版物发行、选派党员到莫斯科学习等方式,推动理论建设发展。

  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政治报告,强调“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号召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当成革命的科学来学习”,“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把加强理论建设提上议程。20世纪40年代初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成为党加强理论建设的一次成功实践。这场在全党范围开展的马克思主义普遍教育运动,不仅提高了党的理论水平,而且形成了坚持理论创新的统一认识,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提供了保证。

  新中国成立后,党继承和发扬历史传统,坚持理论创新,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中央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指导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而不懈奋斗,在外部严重压力和国内重重困难的情况下取得了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的显著成绩。毛泽东同志指出:“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鲜明体现了坚持理论创新的思想自觉。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决策,邓小平同志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发扬创新精神,领导党和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敢于说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中,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领导党和人民坚持理论创新,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理论创新进入新境界,一系列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显示了坚持理论创新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事业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也就越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

  2、党的理论创新不断结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把“坚持理论创新”作为一条历史经验进行总结,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的深刻把握。

  马克思主义在西方产生,拿到中国来运用究竟行不行?国内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人竭力加以否定并进行攻击,有的思想不坚定者也产生过疑惑,但历史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

  党的百年奋斗在坚持理论创新中结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这些理论成果先后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推进了党和国家事业与时俱进地发展。

  党的百年奋斗在坚持理论创新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呈现党的百年发展历史进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一系列独创性经验和正确理论原则,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3、在新时代新征程新奋斗中充分运用好历史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就要把坚持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用好、用活、用充分。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二,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变化的实践,回应时代的呼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鲜明特征。在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中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新时代新征程新奋斗的内在要求。

  第三,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具有真理的普遍价值,是因为它不是死板恪守的教条,而是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行动指南。党的百年奋斗证明,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有机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落地生根,结出本土化的理论硕果。

  第四,必须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之所以需要创新创造,是因为永无止境的实践不断涌现新情况、产生新问题,停滞和固化的理论适应不了千变万化的实践。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是为了回应和解决实践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检验理论创新成果是否有力、有效和精准,唯一的标准就是实践。以实践推动理论创新、用实践检验理论创新,是运用好党的历史经验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五,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用科学方法把人类社会各种实践经验总结起来的理论成果。尊重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才是运用这个理论成果应有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没有为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运用好坚持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提高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充分运用好坚持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是及时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内在需要,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逻辑。只要我们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作者:齐卫平,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1、理论创新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实践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党的事业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理论创新,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是理论创新的结果。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是创新型政党。

  中国共产党从把马克思主义旗帜在中国大地上高高举起的时候起,就对理论创新形成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党的一大通过的决议规定出版工作“应受党员的领导”。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中央局于1921年9月在上海创办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列宁的《劳农会之建设》以及“共产主义丛书”等各种马克思主义著作,为开展党的理论建设奠定了基础。

  随着革命的深入发展,党对加强理论建设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提高。党的四大制定《对于宣传工作之议决案》,针对“党的理论基础常常动摇不定”的不足,强调“没有革命的理论,即没有革命的运动”,要求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内教育工作的理论依据,端正理论方向,健全革命理论,“使党员行动方有所准绳”。从加强理论建设需要出发,党通过创办党校培训理论骨干、创办各种理论刊物、加强理论出版物发行、选派党员到莫斯科学习等方式,推动理论建设发展。

  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政治报告,强调“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号召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当成革命的科学来学习”,“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把加强理论建设提上议程。20世纪40年代初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成为党加强理论建设的一次成功实践。这场在全党范围开展的马克思主义普遍教育运动,不仅提高了党的理论水平,而且形成了坚持理论创新的统一认识,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提供了保证。

  新中国成立后,党继承和发扬历史传统,坚持理论创新,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中央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指导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而不懈奋斗,在外部严重压力和国内重重困难的情况下取得了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的显著成绩。毛泽东同志指出:“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鲜明体现了坚持理论创新的思想自觉。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决策,邓小平同志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发扬创新精神,领导党和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敢于说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中,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领导党和人民坚持理论创新,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理论创新进入新境界,一系列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显示了坚持理论创新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事业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也就越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

  2、党的理论创新不断结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把“坚持理论创新”作为一条历史经验进行总结,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的深刻把握。

  马克思主义在西方产生,拿到中国来运用究竟行不行?国内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人竭力加以否定并进行攻击,有的思想不坚定者也产生过疑惑,但历史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

  党的百年奋斗在坚持理论创新中结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这些理论成果先后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推进了党和国家事业与时俱进地发展。

  党的百年奋斗在坚持理论创新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呈现党的百年发展历史进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一系列独创性经验和正确理论原则,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3、在新时代新征程新奋斗中充分运用好历史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就要把坚持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用好、用活、用充分。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二,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变化的实践,回应时代的呼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鲜明特征。在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中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新时代新征程新奋斗的内在要求。

  第三,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具有真理的普遍价值,是因为它不是死板恪守的教条,而是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行动指南。党的百年奋斗证明,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有机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落地生根,结出本土化的理论硕果。

  第四,必须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之所以需要创新创造,是因为永无止境的实践不断涌现新情况、产生新问题,停滞和固化的理论适应不了千变万化的实践。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是为了回应和解决实践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检验理论创新成果是否有力、有效和精准,唯一的标准就是实践。以实践推动理论创新、用实践检验理论创新,是运用好党的历史经验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五,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用科学方法把人类社会各种实践经验总结起来的理论成果。尊重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才是运用这个理论成果应有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没有为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运用好坚持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提高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充分运用好坚持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是及时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内在需要,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逻辑。只要我们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作者:齐卫平,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关键词: 共产党 奋斗 理论 创新


责任编辑:青山

上一篇: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丨一种精神凝聚起磅礴奋进力量
下一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丨省委宣讲团报告会在省委网信办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