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法院:人大代表进法庭 同频共振化纠纷
发布时间:2024-07-14来源:新景网

  新景网讯 “原本以为打官司特别麻烦,没想到不用出镇,麻烦事就解决了。”香菇种植户庞某不停感叹。

  发出相同感慨的还有本案被告老李。今年5月,老李在庞某处收购了一些香菇,但因为自己也是散户收购,资金回笼不及时,暂时拖欠了庞某货款,被庞某一纸诉状告上了法院。

  西峡法院丁河法庭在立案审查环节发现,庞某和老李都是丁河镇邪地村人,为了给当事人减轻诉讼成本,将矛盾彻底化解在源头,丁河法庭庭长贾颖决定依照“人大代表联络站+法庭”联调机制,邀请镇人大代表同时担任邪地村支部书记的庞国顺共同开展诉前调解。

  “大家都是一个村的,低头不见抬头见,互相理解下对方的难处!”在丁河法庭的“菌香果甜”调解室,庞国顺和贾颖分别与双方当事人做思想工作。经过调解,庞某表示由支书出面作保,自己愿意再宽限老李一个月,老李也表示自己会尽快筹集资金还款。从提交立案申请到双方达成协议、原告申请撤回诉状,仅用时两天。

  “人大代表联络站+法庭联调机制的建立,既可以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熟悉选区、选民情况的地缘优势,也可以充分借助法官法治化解纠纷的业务优势,长此以往,诉源治理的效果会越来越好。”贾颖表示道。为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西峡法院与县人大建立起了“人大代表联络站+法庭”联调机制,统筹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与人民法庭共建共融,推动矛盾纠纷源头解、就地解、实质解。

  据了解,该工作机制建立以来,西峡法院依托全县19乡镇街道的人大代表联络站,设立“法庭联系点”和“法官驻站开放日”,根据案情邀请人大代表进法庭或者法官进站进行联合调解,通过“代表说法+法官释法”,用“法理+情理”相结合的方式化解矛盾,切实将代表联络站的阵地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法院“促公正、提效率”的强大动力。(李冬冬/文图)


关键词: 西峡 法院 纠纷


责任编辑:绿水

上一篇:南阳宛城区法院:民之所望 执之所向
下一篇:以案说法|孩子在校园内受伤谁担责?法院判了!